虽然我国的数控切割机床起步较慢,但受下游机械加工等相关行业需求支撑,行业整体发展较快,规模也在不断壮大。但就目前来看,不少企业虽然实力有所提升,却仍处于粗放式的经营模式中。由于过度竞争,产品同质化严重,导致利润空间狭小,也让不少企业的发展受到束缚。
在低价竞争的不良市场环境下,众多的国内厂商和品牌并不突出,技术创新缺乏,严重依赖国外先进技术,缺乏核心竞争力。同时,人力成本的上涨,加上原料的上涨也大大增加了许多企业的成本压力。由以上现象可以预见,集约型的发展模式必会是不少数控切割机床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。
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轨,即改变低技术含量、低管理水平、低经济效益的方式,走向高技术含量、高资金含量、高管理水平、高经济素质、高经济效益的经营方式。
一、数控切割机床行业需"***内功"
走集约型发展路线,首先需要做到的是要转变观念,树立长远发展的观念并制定可行的目标和计划。
同时,数控切割机床企业需要从价格竞争中走出来,转向***内功".着重产品结构的优化、产品品质的提升、核心技术的掌握和创新以及企业品牌影响力的扩大。当然,这一系列转变需要企业进行较多的资金投入,对此,数控切割机床企业也需要根据自身情况,对未来的投入产出比作出科学的预估,从而有选择地投资,进行逐步过渡。
二、多元渠道提高经营效率
集约化经营以提***益为***终目标,走集约型发展路线,务必要向"低投入、高产出"的经营目标而努力,这需要数控切割机床企业从多个方面来着手进行变革。
一方面,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,提高管理整体效能,合理优化部门结构,避免人力资源以及时间的浪费,同时优化企业内部竞争机制,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。
另一方面,数控切割机床企业不妨尝试高科技经营,大力发展计算机网络工程,通过办公工具的改良而提升经营效率。
三、数控切割机床企业集中化发展
加强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紧密联系,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集中性的数控切割机商圈,对于一些数控切割机床商户和企业来说,对其提升竞争力,扩大市场份额,具有重要意义。
近年来,随着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压力增加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攀升,越来越多的企业考虑以机器人换人。上海、南京、芜湖、沈阳、天津、青岛、重庆等地已陆续建立了工业机器人产业园,助推了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高速发展。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(IFR)数据,中国市场2013年工业机器人销售总量达到37000台左右,占全球销售总量约五分之一,超过日本,成为世界***大机器人市场,并预测到2020年,中国机器人的需求将以30%的年速度高速增长。
汽车行业过去一直是机器人应用***主要领域,随着自动化需求的提升,工业机器人应用得到更大的拓展,除传统的焊接应用外,机器人在机床上下料、物料搬运码垛、打磨、喷涂、装配等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。金属成形机床是机床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,成形加工通常与高劳动强度,噪声污染,金属粉尘等联系在一起,有时处于高温高湿甚至有污染的环境中,工作简单枯燥,企业招人困难。工业机器人与成形机床集成,不仅可以解决企业用人问题,同时也能提高加工效率和安全性,提升加工精度,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。